造福工程 实现贫困户的“安家梦”
范仕贵是高桥镇上坑村村民,之前住在上坑村一栋年久失修的危宅里,由于天生左脚残疾行动不便,没有可观的经济来源,难以负担房屋重建的资金。去年,在县里“造福工程易地搬迁”的政策支持下,范仕贵一家四口住进了明洋社区幸福楼,实现了“安居梦”。
同时,在高桥镇政府的牵线下,范仕贵夫妻俩到镇加油站工作,有了固定收入,日子越过越有盼头。
资金帮扶 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
高桥镇立足实际,积极发展产业扶贫,借助福建省祺云农牧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的项目优势,着力探索“龙头企业+扶贫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精准扶贫模式。
通过“合作社贷款入股投资”和“贫困户到企业务工”等方式,进一步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,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。
福建省祺云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 林国庆
目前,该项目羊舍正在加紧建设中,预计10月底可以建成。
高桥镇人大主席 赖仁锋
▶ 采取“扶贫合作社+龙头企业”的模式,镇里成立明洋扶贫合作社,引导35户贫困户加入,目前35个社员已得到近20万元的收益。
龙头企业+改革 推动精准扶贫产业发展
近年来,我县注重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沙县小吃产业平台作用,通过“整乡推进”、“整村带动”等方式,扶持9个乡(镇、街道)发展光伏产业、油茶产业、蛋鸡和肉兔养殖示范点项目建设及贫困户发展项目,积极推动扶贫产业发展。
结合我县“金改”、“林改”、“土改”的契机,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和财政资金注入相结合的方式,切实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和“福林贷”“福田贷”,有效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。截至2017年底,我县完成脱贫1473户3375人。
沙县农业局局长 邓声豪
“从今年开始,我们通过产业扶贫,也通过各种国家的政策和项目资金的安排,贫困户的退出基本达到要求,空壳村也完成了村财的增收工作。接下来我们要做好19年的扶贫产业的谋划,把剩余的贫困村和空壳村在19年完成退出和摘帽。”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沙县小吃网 » 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人!沙县这些措施让贫困户摘帽脱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