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肯定接过这样的骚扰电话
“XXX先生/小姐,无抵押贷款需要吗?”
“您是车牌号闽XXXXXX的车主XXX吗?
您的车险即将到期,要了解下吗?”
“喂,XXX先生/小姐吗?
XX楼盘的房子新上市,您有需要吗?
别急着挂……
那您位于XX花园的房子要卖吗?”
这些骚扰电话防不胜防
真是让人非常烦!
问题来了
他们从哪里得到我们的个人信息呢?
近日
厦门市同安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
批准逮捕了一名
非法出售上百万条业主资料的
犯罪嫌疑人张某
直至案发他已获利3万余元
上百万条个人信息他是怎么得来的?
2017年3月,张某在漳州一家房产中介机构上班。为了推销房产,他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个网友(另案处理),以1000元的价格,购买了泉州多个楼盘的业主信息。
随后,他使用这些资料信息,拨打了这些业主的电话,推销新开发的楼盘。由于没能卖出房子,张某辞职后来到同安某售楼处上班。
同事得知他有泉州
多个楼盘业主的资料信息
便以同样的价格向他购买
张某由此动起了“歪脑筋”
“我发现,很多中介都需要这类信息,我就想着可以通过买卖业主资料赚点钱。”张某供述,此后又有人想要这类资料,双方联系后决定采用交换的方式,张某用手头的“泉州业主资料”换取对方的“厦门业主资料”。
通过交换的方式
张某先后换来了
“售楼部来访来电客户”
“商会企业资料”
“厦门岛内业主资料”
“贷款客户资料”……
就这样,他的“资料库”不断丰富
数据达到上百万条
其中主要是各楼盘业主资料以及商会企业资料
他是这样卖掉的……
为了出售资料牟利
张某在微信和QQ上加入了多个房地产中介群
还把自己的群备注名改为“卖资料”
然后在群里发布出售信息
或者主动添加有需要的人员
谈好价格和信息后就进行交易
张某供述,一般一个楼盘业主的信息数量是500条至700条,出售价格为100元。如果有人需要大量信息资料,他便以一个文件夹1000元的价格出售。
直至案发,张某已经通过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3万余元。
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
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
检察官受理该案后,对张某进行了释法说理,并向张某剖析了其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。张某对自己的行为悔恨不已。
检察官提示:
同时,侵犯公民个人信息,不仅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,扰乱公民生活,还可能成为诈骗等不法分子犯罪的工具,社会危险性极大,应严厉打击。
实在太可恶了!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沙县小吃网 » 细思恐极!福建一房产中介握有百万条业主信息,一条卖0.2元!已被抓